10

2017

-

07

消费提示(上) | 关于全谷物食品、调和油、豆酱面酱,你知道多少?


  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你是如何选择的商品的呢?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的选择商品呢?看品牌?看价格?还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消费提示》,就几种常用食品的选择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选购指导。

  全谷物食品篇

  什么是全谷物食品?

  谷物籽粒由胚乳、胚芽和皮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胚乳主要由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组成;胚芽含有很多矿物元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抗氧化组分及脂质等;皮层包裹在种子外层,富含微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我们平常吃的精米白面仅仅是谷物籽粒的胚乳部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保留了整个谷物籽粒的胚乳、胚芽及皮层,不管是整个籽粒的,还是粉碎的,都可以称之为全谷物。

  

图片
 

 

  常见的全谷物食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常见的全谷物包括糙米、全麦、黑米、大麦、青稞、玉米、小米、黄米、燕麦、高粱、薏苡等禾本科谷物,也包括荞麦、藜麦、籽粒苋等假谷物类。美国的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谷物食品的一半应该是全谷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国居民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

  全谷物的选购技巧

  1、看外观

  选购无霉烂、无虫口、无变质的全谷物原料。优质全谷物的外表应具有该产品特有的色泽,籽粒饱满、均匀,很少破碎,无虫,杂质率低。全谷物籽粒通常是可以清晰看到籽粒的外种皮与胚芽,全谷物粉的色泽通常会比精加工白面的色泽要深。全谷物面包、馒头、面条等,其颜色通常也会比白面加工产品深,有的甚至能肉眼看见明显的破碎皮层。这样的全谷物产品尽管看起来颜色较深,但营养却比白面更丰富。

  2、闻味道

  选购无异味或霉变味的全谷物原料。

  3、凭手感

  选购摸上去不油腻无粉质,而且不易碎的全谷物原料。

  全谷物的储存技巧

  在储存方面,通常袋装或真空包装的全谷物产品更耐储存。家中保存的散装全谷物原料通常容易变质,主要是由于全谷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含有活性酶类,从而导致氧化变质。全谷物买回家,如需较长时间储藏,建议低温冷藏,储藏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开封后的全谷物也要尽快吃掉。如果临时储藏,也应放在阴凉、干燥和通风的地方。

  全谷物有营养,吃法应注意

  全谷物有营养,但摄入要适量

  一是大多数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身体虚弱或肠胃术后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二是有些全谷物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高粱中的单宁酸,吃多了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与矿物元素的吸收。

  由于粗纤维、植酸等成分的存在,糙米饭、全麦面等直接食用起来口感较为粗糙,且大多不易消化,对于需要快速补给能量的人群或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儿童一定要适量食用。

  建议全谷物与精米白面搭配食用,在制作过程中按照个人需求酌情添加,既可改善营养素的摄入,又能保证良好的食用品质。

  调和油篇

  什么是调和油?

  食用植物调和油是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脂。

  

图片
图片

 

  调和油的特点

  2016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2015版美国膳食指南都强调食物要多样化,这对于食用油来说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各种食用油都要吃,品种要多样。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各种食用油的热量值大同小异,但其中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不尽相同,各有特点。调和油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油品经过科学配方调制而成,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要好于单一植物油,而且含有更丰富多样的微量营养成分,同时改善了食用油的营养和风味,比单一植物油更具优势。

  选购调和油时要注意包装上的信息标识

  

图片
 
 
图片

 

  消费者购买调和油产品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注意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食用调和油属于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按照国家标准(GB 2716)的要求,以下内容均必须在包装上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市场上现有部分调和油产品对各种植物油的比例也进行了标注。

  根据烹调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食用油

  中式烹调包括熘、炒、煎、炸或凉拌等不同方式,应根据日常烹调合理选择和使用食用油。例如,煎、炸烹饪,温度较高,适宜选择菜籽油含量较高的调和油;橄榄油、藻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伴随物含量较高,富含此类油品的调和油不宜进行高温烹调,建议凉拌或浇在烹调好的菜肴上食用。

  为保证油脂品质,消费者应注意避光阴凉处贮存,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开盖后可于冰箱内冷藏存放并尽快用完。

  豆酱和面酱篇

  什么是豆酱?面酱?

  

图片

 

  豆酱和面酱通常是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或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糊状调味品,多为稠糊状,也有汁液状的。酱料主要有豆酱(黄酱)和面酱(甜面酱)两种,以及由豆瓣酱、面酱、豆酱为基础酱加入其它各种辅料衍生制成的其他酱制品。

  正确挑选豆、面酱产品

 

  1.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豆、面酱产品。

  2.挑选酱制品时可先观其色,颜色自然,色泽新鲜无杂质的为优。

  3.质量较好的酱料粘稠适度,不干不泄,无霉花,无杂质。

  4.可取少量样品直接嗅其气味,或稍加热后再行嗅闻。发酵过的酱有自然的香气,如果有很浓重的酒味或刺鼻的气味则说明已经变质,优质的酱料应在咸味中带有浓郁香气和淡淡的甜。

  5.可取少量样品于口中用舌头细细品尝其滋味。优质产品滋味鲜美,咸淡适口,有豆酱或面酱独特的滋味,无其他不良滋味。不应有苦味、涩味、焦糊味、酸味及其他异味。

  合理保存酱制品

  提示

  1.大多数酱制品发酵过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食盐,口味较咸,保质期相对较长,一般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密闭保存即可。

  2.部分酱制品生产时减少了食盐的用量,因此保质期相对就会缩短,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说明来保存,必要时在开封后放入冰箱保存。如果每次需求量不大,建议可购买小包装。

  3.家庭自制或加工过的酱制品,保存时需要将酱装入干净玻璃瓶中,上面留1厘米左右的空隙,然后滴入少量高度白酒或柠檬汁,并马上拧紧瓶盖。如瓶盖密封效果不好,可先蒙上1~2层保鲜膜,然后再拧紧瓶盖。根据盐的含量于常温保存或冰箱冷藏。